满族火锅是东北特有的风味名吃。据考证,满族火锅诞生在战场上,是将士们为方便行军打仗而发明的一种吃食,当然,当时的“锅”应该是金属头盔。有文化学者指出,满族火锅先由祖辈在铁马金戈的岁月里发明出来,继而登上“庙堂”成为宫廷名菜,然后风行全国,闻名世界。满族火锅在东北,尤其是在满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辽宁,更是受到了特别的欢迎和喜爱。
有3种起源传说,都没离开行军打仗
关于满族火锅的起源,一直以来流传着3种说法:第一种说法是在金代。那时,在金国统治下的满族人的先世——女真人在野外狩猎时,为方便食用通常会架火烧陶罐,用鸡汤煮食鹿、狍肉片。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,鹿、狍肉片随切随煮随食。
第二种说法认为是在元代,火锅由中原流传到蒙古一带,蒙古人推而广之用来煮牛羊肉。
与此说法迥异的观点则坚持,满族火锅不是中原的舶来品,而是元朝大军打入中原时带过去的。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特别喜欢吃羊肉片。有一年冬天,部队突然要开拔,而他饥肠辘辘,一心要吃羊肉,聪明的厨师在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,放入在头盔中已经煮沸的开水里烫之,并加调料、葱花等物,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。后来,元朝大军由北方策马扬鞭一路南下,入主中原。忽必烈仍不忘此菜,并赐名为“涮羊肉”。再后来,忽必烈的名人效应在南方发酵,于是满族火锅在南方入乡随俗。
第三种说法是始于明末清初时期。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带领铁骑在行军打仗途中,为了节省时间,令伙夫把猪、羊、牛肉等切成片放在一口锅内烧煮。后来,清军大举入关,便把这种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地区。
关于这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,即满族火锅是游牧民族在铁马金戈的岁月中发明并传承下来的美食。在东北,无论贫富人家都讲究吃火锅。